2025年是中国东谈主民抗日干戈暨世界反法西斯干戈告成80周年。7月7日,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之际,上海韬奋记念馆驾御的“笔柄千秋唤救一火”主题展览在陕西南路地铁站文化长廊揭幕,延期将执续至8月6日。
展览现场
展览以邹韬奋在抗战技术的救一火现实为眉目,分“共赴国难的爱国志士”“互助御侮的民主前锋”“生死继绝的文化战士”三部分,以小切口透视大历史,通过一二·九闪现、“七正人”事件等邹韬奋生平中最具代表性的抗战事件,辅以珍稀历史图片和展品,展现“笔柄千秋唤救一火”的责任担当与家国情愫。
邹韬奋(1895—1944),我国伟大的爱国者、终点的文化战士、隆起的出书家和新闻记者,100位为新中国缔造作出了得孝顺的英豪步履之一,亦然国度首批公祭义士名单中唯独的出书界东谈主士。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国度危一火、百姓涂炭的昏黑年代,他高举爱国主见旗号,创办六刊一报一书店(《生计》周刊、《内行生计》、《生计日报》、《生计星期刊》、《抗战》三日刊、《全民抗战》、《内行生计》香港版以及生计书店),向内行发出互助御侮、抗战到底的最强音。周恩来曾高度评价邹韬奋:“在他的笔底,栽培了中国东谈主民的觉悟和互助,促成了当今中国东谈主民的告成。”
邹韬奋主编、创办的六刊一报
1931年,日本帝国主见悍然发动骚扰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先辈们在白山黑水间的奋起屈膝,成为中国东谈主民抗日干戈的首先,同期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干戈的序幕。邹韬奋通过由他主编的《生计》周刊公开声明“与国东谈主共赴国难”,不仅在精神上为奋起挣扎的军民饱读与呼,更以骨子步履勇敢交游在民族平定第一线。
“共赴国难的爱国志士”板块展出邹韬奋号召热情读者捐钱援救马占山将军的馆藏油画、与沈钧儒等赴江西德安前列慰劳抗战将士等图片,再现阿谁“华北危险”的极冷里爱国后生与文化战士的嘹亮大喊。
展览现场
1936年5月,在中国共产党对于建筑抗日协调阵线号召的影响和激动下,寰宇各界救国联络会在上海缔造,邹韬奋被选为现实委员,积极参与救国会各项就业,致力于于寰宇互助一致御侮局势的造成,但也因此引起当局的错愕。同庚11月,国民党上海市公安局以“危害民国”罪高明逮捕七位救国会造就东谈主沈钧儒、章乃器、王造时、李公朴、邹韬奋、史良、沙沉,制造了战栗中外的“七正人”事件。宋庆龄等发起救国下狱闪现,张学良等亦将开释“七正人”列为和平责罚西安事变的意见之一。经中国共产党和各界东谈主士淘气声援、维持,七七事变后“七正人”获释,西安事变的和平责罚也成为神色编削的要津。
张元济致狱中邹韬奋的信(复制件)
“互助御侮的民主前锋”板块通过对事件配景、“七正人”狱中生计、各界维持等关联史料,再叙这起无罪之“罪”,致意先辈战而抵抗、“寰宇兴一火,庶民有责”之精神。
展览现场
“在这抗战的技术,笔杆应该和枪杆掂量起来,文化粮食的供应应该和军火的供应配合起来。”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国度危一火、百姓涂炭的昏黑年代,邹韬奋以笔为枪,与生计书店的同东谈主们为了宣传向上想想、唤起全球觉悟、激动全民抗战,作出了笨重卓著的发奋。
“生死继绝的文化战士”板块通过生计书店抗战书报墙、《抗战以来》大型仿真书等安设,贴近展示三十余份书报刊,呈现邹韬奋及生计书店怎样凭借向上出书,播种爱国和正义的种子,指引大齐后生奔赴抗日救国的战场,荧惑亿万抗日军民交游到底。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还展出了邹韬奋《对国是的命令》绝笔手迹及于病榻书写该文的油画场景。硝烟已散,这些珍稀的手稿、报刊、文章,仍在诉说着一个时间的故事,传递着一位爱国者的情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