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康宁生命科技 > 新闻 >

“慈祥与正义从未缺席”,旅奥中文作者演义《到中国去》在沪发布


发布日期:2025-08-12 05:48    点击次数:103

“在东谈主类的至暗时刻,慈祥与正义从未缺席。”今天,旅奥中文作者方丽娜创作的长篇演义《到中国去》在上海犹太遗民牵记馆发布。该演义以抗战技艺与中国东谈主民并肩战斗的犹太遗民罗生特、傅莱为原型,再现了中国东谈主民辞寰宇反法西斯战斗中贫穷高出的回击和作出的广大物化,突显了中国在二战中的凝合力和紧迫作用。

奥地利大夫罗生特1939年流一火到上海,1941年景为第一个插足新四军的国际友东谈主,1942年景为中共异常党员,在抗战技艺援手了普遍伤员。同为大夫的傅莱亦然1939年抵达上海的犹太遗民,1945年头他得手研制出了中国第一批粗制青霉素并投用,挽救了好多东谈主的人命。傅莱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新中国诞生后加入中国国籍,余生齐在中国家过。

 方丽娜用十年写成长篇演义《到中国去》。 文申诉记者 叶辰亮摄

“这本书的写稿用了整整十年。”方丽娜说,她于2003年旅居奥地利后,有时得知了他们的故事,“我以为我方有包袱把他们的故事写出来让更多东谈主看到。”但由于她既非工作作者也不是历史学家,只可从短篇演义运行练笔,并需要普遍网罗、学习关系贵府。进展身在奥地利的便利,方丽娜屡次打听位于奥地利、波兰的辘集营,并通过丈夫的翻译从德文历史贵府中找寻踪影。她还曾屡次拜访奥地利汉学家格尔特·卡明斯基——他曾千方百计寻找到罗生特的外甥女,把罗生特生前的日志整理成《中国的大期间——罗生特在华手记》出书。方丽娜也数次来到中国,看望罗生特、傅莱等曾战斗过的场合。

《到中国去》讲明了二战技艺,奥地利大夫罗森·菲尔和理查德·傅莱为逃离纳粹毁坏,在时任中海酬酢官何凤山的匡助下从维也纳逃往上海,继而奔赴中国各地投身抗战的故事。方丽娜说,书名的灵感开头于罗生特的履历——从1939年因为避祸被迫来到中国,到上世纪50年代初回到奥地利后得知中国东谈主民正在抗好意思援朝,再次主动肯求“到中国去”。她但愿通过文体手法,赋予历史东谈主物鲜嫩的人命,对构建东谈主类运谈共同体理念作念出文体层面的阐发注解。“主东谈主公波浪壮阔的履历中,有咱们这个民族最委果的过往,那些鲜为东谈主知的民族归来弥足珍稀。”

 上海犹太遗民牵记馆馆长陈俭先容,牵记馆为罗生特、傅莱开辟了有利的展厅。 文申诉记者 周俊超摄

 上海犹太遗民牵记馆展厅内的傅莱雕像。 文申诉记者 周俊超摄

参与该书发布会的犹太遗民后裔沙拉·伊马斯说,这本书很值得给今天的中国孩子看,让他们了解这段历史,帮忙寰宇和平。她也但愿让更多来中国的异邦旅客在“看山看水”的同期,概况“看历史看品格”。

“算作青少年,咱们正在了解这个寰宇,我方传闻过犹太遗民在上海被援手的故事,也从其他文体作品中了解到罗生特、傅莱的功绩。”在同济大学从属澄衷中学高二学生郑佳蒂看来,其时国际友东谈主投身抗战,是祈望和解,亦然全寰宇东谈主民对正义行状的共同追求。

上海犹太遗民牵记馆馆长陈俭是《到中国去》的第一批读者。他认为,与牵记馆以委果的什物、史料展陈为主不同,演义是情节演绎,但让这段过往更为鲜嫩也更眩惑东谈主。通过这些故事,再次反应了中国东谈主民的浴血奋战,不断打动着也眩惑着国际友东谈主主动与中国东谈主民并肩战斗。抗战技艺,中国共产党竖立了最宽绰的寰宇反法西斯融合阵线,这也使得新中国诞生后,包括傅莱等一批国际友东谈主逍遥不绝留在中国,加入劝诱社会目的中国的队列。



友情链接: